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《农用无人机技术》企业导师蒋可超分享创新创业经验

2025-06-27  车辆工程学院    访问量:

2025年6月18日,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的《农用无人机技术》课程结束后,企业导师——高级“长沙市乡村工匠”和“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蒋可超为农装23315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创新创业经验分享。

蒋可超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,讲述了自己从职高计算机专业毕业后,从富士康研发中心到农机销售的跨界故事。他通过自考进入大学后,在湖南龙舟农机深耕十年销售,2018年抓住大疆农业机遇,2020年成为长沙县大疆代理商,并逐步构建起涵盖耕收、抛秧、无人机、烘干、秸秆回收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,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。“当传统农业遇见科技,每一次转型都是破茧重生。”他笑谈创业初期从单一销售到“耕种管收一条龙”的升级,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。

在交流环节,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创业挑战问题,蒋可超坦诚分享了曾面临政府补贴滞后的资金压力,以及通过拓展培训业务、申请创业贷款等方式破局的经历。他特别强调“技多不压身”的理念,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考取农机维修、无人机操作等职业证书,积极参与“互联网+”等赛事积累实战经验。

对于未来农业创业风口,蒋可超认为未来十年,农业创业的关键词是智能化、自动化。他分析,随着“无人农场”“智慧农业”的兴起,掌握智能装备操作、数据化农场管理等技能的新农人将成为行业热门。“同学们要敢于做‘会开无人机的新农民’,让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。”

蒋可超还给同学们提出了高职期间的创业建议,鼓励同学们“把课堂当实验室,把实践当作业本”,积极实践,积累经验。《农用无人机技术》课程院校导师郭雷表示,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“劳动模范+创业先锋”的榜样力量,通过“技术+商业+政策”的立体分享,为涉农专业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战的进阶桥梁。

当科技基因注入传统农业,这场分享如同春日播种,在农装学子心中埋下了创新的种子。正如蒋可超所言:“农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,而是等待年轻人开垦的科技沃土。”期待更多“新农人”以此次分享为起点,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,将专业与创业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
企业导师蒋可超为农装学子传授创新创业经验



( 编辑:陈楠 审核:左萃 王建宇 蒋瑞斌)